平安過大年 天津消防保安全【2】

![]() |
為確保春節期間全市消防安全穩定,天津市公安消防部門派出4個調研組深入各區縣,就全市消防安全風險現狀進行調研評估,全面排查消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採取了6項針對性舉措,對症下藥,強化責任落實,確保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舉措一:推動建設“微型站”
市消防部門通過“重點培養、試點先行、邊建邊用”的方式,將河西區確定為消防“微型站”建設試點單位,並以點帶面,召開全市會議,推廣經驗做法,明確建設標准、時間節點和工作任務。截至目前,全市已在841個社區和1596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建成了消防“微型站” 。“微型站”均配置了必要的滅火設備以及戰斗服、空氣呼吸器等。
舉措二:強化依法治患力度
市消防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部署開展了“冬春火災防控”戰役,先后召開兩次局長辦公會和四次視頻調度會專題研究和調度推進工作,並建立了“定期調度、每周晾晒、每月考評”的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共檢查單位近13000余家,督改隱患7400余處,責令“三停”單位近200家,有效淨化了全市消防安全環境。
舉措三:健全區域聯防機制
在全市范圍內穩步推進區域聯防工作,市消防部門制定下發《關於加強消防聯防隊伍建設的通知》,並選取繁華的濱江道商業區為試點,建立消防聯席會議、消防安全互查、常態化宣傳培訓、火災隱患督改等制度以及區域警情聯動機制,著力構建消防安全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市已建成107個消防安全聯防區域。
舉措四:推動重點單位落實“六加一”
消防總隊採取集中培訓、定點幫扶的方式,積極推動重點單位落實“六加一”措施,即:開展一次消防安全評估、簽訂一份消防安全承諾書、維護保養一次消防設施、組織檢測一次電氣和燃氣線路設施、全面清洗一次油煙道、集中培訓一次全體員工,面對面、手把手教授重點單位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和初起火災扑救的具體方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000余家重點單位落實了“六加一”措施。
舉措五:廣泛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培訓
進一步拓展消防宣傳渠道,加大消防宣傳深度和廣度。督促全市商場、市場開展一次滅火和應急疏散專項演練,通過滅火器扑救真火、消火栓實際出水、模擬火災場景逃生疏散演練等方式有效解決員工實際操作水平不高、疏散引導能力不強等問題。消防監督員每周至少拿出半天時間,深入重點單位及街道、社區等基層網格化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從業人員培訓,推進網格化排查整治工作,提高全社會整體火災防控水平。
舉措六:推廣安裝簡易消防設施
市消防部門把推廣使用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任務。目前,全市已投入488.4萬余元專項資金,在1010處老年人、殘疾人、兒童活動場所和老年人住宅區安裝了9000余個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
過年防火:嚴防死守除隱患
過年,根植於中國人的心中,是永恆的牽挂和回家的念想。背井離鄉打拼的游子,踏上了回歸的旅途,家中的老母親已經在為“三十”年夜飯忙碌。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燃放鞭炮,走親訪友、聚會,更是為新春佳節增添濃郁的喜慶氛圍。這些傳統民俗的背后,卻隱藏著不少安全隱患,稍有不慎,很容易引發火災,造成無法預料的后果。過年,不光要高興,更得要安全。
違規燃放 除夕煙花釀險情
2015年除夕夜凌晨,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家住南開區南門外大街某小區的胡先生一家人正在南方享受著難得的假日,而此時他家中陽台上卻著起了火。小區內的鄰居在樓下燃放煙花時,火星正好迸濺到胡先生家開放式的陽台內,引燃了堆放在陽台上的雜物。幸好周圍的鄰居及時發現報警,消防官兵迅速將火扑滅。
在人們日漸感嘆“年味兒”淡了的當下,點燃一束煙花或許成了能最直觀有效地營造“年味兒”的途徑和方法。絢麗煙花騰空綻放,承載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期待。然而,芳華盡頭,也可能會燃起無盡的悲涼。據消防部門介紹,2015年除夕當晚20:00到大年初一早上8:00,本市共接警出動292起。火情集中發生的時段為除夕午夜到凌晨1:00之間。而此時正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時刻,煙花爆竹大量集中燃放。
“每年春節期間,特別是‘大年三十’晚上,由於違規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的火災事故都佔到了接處警量的半數以上。其中,有的是煙花爆竹引燃了路旁的垃圾,有的是燃放的煙花引燃了樓頂、陽台上的雜物。市民在購買煙花爆竹時要到有銷售許可証的攤點去買,不要購買那些爆炸威力過大、升空過高、燃燒性過強的品種。燃放煙花爆竹時要按正確的方法操作,在指定地點燃放,遠離商場、市場等人員集中場所和易燃可燃物品。燃放后要及時清理並將余火扑滅。”消防人員解釋道。
老化電路 超負荷用電不容忽視
2014年1月31日,大年初一,廣東省湛江市的一戶農民,就因超負荷用電導致老化的電線短路引發一場大火,燒毀屋裡全部財物,使得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幾乎一無所有。
春節家人團聚,用電量陡增,經常出現一個多用插座上插著多個家用電器的情況,極易造成超負荷用電。加之,隨著家用電器越來越多,多數人對家用電器的負荷大小不清楚,長時間、多種類的家用電器共同使用,用完后不及時拔下插頭,因此造成的火災事故頻頻發生。
消防部門提醒市民,要及時檢查家中的電路,維修、更換老化電線﹔要正確使用小太陽、暖手寶等取暖設備,嚴禁在電暖氣上覆蓋衣物﹔電視機在連續收看4至5小時后要關機,等機內熱量散發后再繼續收看﹔洗衣機洗滌時要掏清衣服口袋裡的物品,防止渦輪被繩、帶、發卡等物品卡住,造成電機過熱﹔不要將電吹風隨便擱置在沙發、床墊等可燃物上,使用后要及時斷電。
離家出門 切勿忘關天然氣
春節期間,天然氣使用不當造成的火災佔相當大的比例。在廚房的煤氣灶上做飯的時候突然有事離開,把做飯的事給忘了,導致家裡發生火災。
如果家中沒人,離開之前一定要把天然氣閥門關掉,正確使用天然氣,嚴格按照正確程序操作,切忌漏氣時操作,切忌加熱罐體、倒臥罐體操作﹔廚房塵垢油污、煙囪及排油煙機通風管道等應隨時清理,以減少油脂進入通風管道內誘發火災。大家在使用燃氣過后,一定要及時關閉燃氣灶及燃氣管道上的閥門,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燃氣所引發的火災。
同時,天然氣軟管老化也是存在著很大的隱患,如果使用的煤氣罐軟管老化很容易引起爆炸,火苗噴射將人燒傷,一般家庭很少注意到軟管老化的問題,認為隻要能用、不漏氣就一直使用從不更換。
目前,用戶家中用於連接燃氣管道與燃氣爐具的大部分是膠管,由於膠管的質量不同,使用頻率不同,使用壽命也不同。因此,用戶不可忽視膠管老化造成的安全隱患,隻有常檢查勤更換才能消除隱患。按照相關規定,連接爐具的膠管長度不應超過兩米,使用兩年左右必須更換一次。連接單氣嘴和灶具的膠管兩端無管卡子或管卡子鬆動極易導致膠管脫落。因此,對使用過久的軟管,市民應及時檢查更換,最好使用金屬軟管,或在普通膠管外套上PVC管。發現燃氣泄漏后,要先關閉燃氣閥門,打開門窗通風,打電話報警,千萬不要動各種電源開關。
源頭杜絕 祈福不需“孔明”
孔明燈又稱許願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他制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的訊息,其后果然脫險,后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每到春節、元宵節,人們通過燃放孔明燈來放飛希望,祝福祈禱幸福的生活。
但孔明燈是以特殊材料制成的燃燒塊為燃燒材料,被風吹后不易熄滅,可長時間燃燒,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因孔明燈屬於明火,外焰溫度高達300℃,在放飛孔明燈時,如果天空中的風力不大,燈籠底部的燃料燒完后孔明燈會自動下降﹔如果在上空遇到強風,孔明燈則可能被吹傾斜,甚至變形,致底部的帶火燃料泄漏或點燃燈籠的紙質筒體。孔明燈掉到液化氣站和加油站等火情嚴管地帶極有可能引發重大事故,飄落到在建高層建筑可能引燃腳手架上可燃物等。在人員密集區域燃放孔明燈時,在其低空飛行期間如果碰到人的時候,就有可能造成人員被明火燃料燒傷或灼傷。另外,孔明燈飛行在半空中還有可能挂到高壓線導致電線短路造成事故。
消防部門提醒廣大市民,克服僥幸心理,自覺抵制購買、燃放孔明燈,從源頭上杜絕各類事故發生,共同守護全社會的平安、祥和。
學會逃生 採取正確防護措施
在多起居民宿舍亡人火災中,許多遇難群眾在下樓過程中吸入有毒煙氣導致死亡,主要是沒有採取正確的防護措施,最好是平時家中備有一次性簡易逃生呼吸面罩,這樣可確保安全。如採用毛巾捂鼻,就必須將毛巾打濕,然后疊成8層厚,全面捂住口鼻,方能有效。
消防安全:老板們的必修課
■ 2014年1月11日1時許 雲南迪慶香格裡拉“如意客棧”因為取暖器使用不當引發火災,造成旅游勝地香格裡拉古城大面積過火,導致燒損、拆除房屋面積59980.66平方米,燒損(含拆除)房屋直接損失8983.93萬元。“如意客棧”經營者涉嫌失火罪,已送司法機關。
■ 2014年12月15日凌晨 河南省長垣縣皇冠歌舞廳發生火災,導致11人死亡、24人受傷,皇冠歌舞廳控股人、經理、收銀員、主管、服務員等8人被司法機關採取措施。
■ 2015年5月25日19時許 河南平頂山康樂園老年公寓發生火災,造成39人死亡,2人重傷,4人輕傷,康樂園老年公寓法人代表等相關責任人被司法機關採取措施。
糊涂的代價
回顧一次次慘痛的火災案例,我們發現,它們都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單位員工消防安全素養不強,有的單位員工甚至根本沒有消防安全意識和火災發生時的應變處置能力。在“12·15”河南長垣皇冠歌舞廳火災事故發生時,員工就在起火的前台旁邊,幾步外就有滅火器,就是沒人去拿、去救。如果在火災發生時,前台的員工不是用衣物毫無效果地扑打起火部位,而是使用近在咫尺的滅火器扑滅初期火災﹔如果起火后,員工首先做的是組織KTV內的群眾及時疏散,而不是自顧自地跑出去,那麼,這起造成11人死亡的慘劇,或許就不會發生。
另一個共同之處就是企業單位消防管理混亂。他們可以不惜重金,對門面、辦公樓進行豪華裝修,卻對消防設施投入極為吝嗇,舍不得資金投入到消防器材購置和保養維護上,致使企業單位內部消防器材匱乏。單位內部雖然制定了消防安全制度,明確了消防責任人,但只是流於形式,對制度的落實情況和員工必要的防火技能掌握情況不聞、不問、不管,甚至在發生火災后,當被問及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是誰的時候,該單位的法人自己都不清楚,可謂糊涂至極。火災事故發生后,這些糊涂的老板都受到了相應的法律制裁。
五個場所成火災死亡“紅區”
近年來,一些企業單位,尤其是鄉鎮和偏遠地帶的企業,一味追求高效益,缺乏長遠規劃,不舍得消防建設投入,又忽視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導致企業內部火患叢生。據統計,2015年,全國共接報火災33.8萬起,造成1742人死亡、1112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39.5億元。其中,員工宿舍、商業場所、養老機構、福利院、餐飲場所等成為了火災死亡人數較多的場所。
那麼,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究竟應該由誰來負責?單位應當如何落實消防安全責任,避免火災發生呢?單位消防安全制度應該包括什麼呢?這些問題對於一些糊涂老板來說,或許至今還是一筆弄不清楚的糊涂賬。
單位法人全面負責本單位消防安全
《消防法》規定,社會單位的消防工作由單位全面負責,企業單位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元,其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主體地位、作用是政府和監督部門無法替代的。每個社會單位都有義務、有責任加強單位內部消防安全管理,落實各項消防安全管理措施,預防和遏制火災事故的發生。具體來講,法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單位分為具有法人資格和不具備法人資格兩種,即法人單位和非法人單位。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代表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全面負責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建立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
根據相關規定,單位應當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逐級和崗位安全職責,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單位在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本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前提下,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級、本崗位的消防負責,建立起本單位內部自上而下的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度。以醫院為例:
1.醫院消防安全責任人
一般來說,醫院、養老院、福利院的院長是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主要承擔消防安全工作上的第一責任和事故追究順序上的第一責任。
2.醫院消防安全管理人
消防安全管理人是指單位中負有一定領導職務和權限的人員,受消防安全責任人委任,向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是單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具體組織與實施者,是單位與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的橋梁與紐帶。院長應當確定1名消防安全管理人,未確定的要由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實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醫院保衛部門人員
保衛部門是單位內負責消防工作的常設機構,也是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履行消防安全職責、抓好消防安全管理的職能部門。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設置保衛部門,並確定負責人﹔其他單位應當確定消防管理員。保衛部門在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領導下開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4.醫院部門消防安全責任人
部門負責人是本部門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部門消防安全工作負總責。
消防安全責任人要做到“三個保障”
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消防安全工作負責,必須有明確的消防安全管理職責,做到權責統一。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保障單位消防工作計劃、經費和組織保障等重大事項的落實,保障消防安全工作納入本單位的整體決策和統籌安排,保障消防安全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科研等工作同步進行、同步發展。
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什麼
單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訓﹔防火巡查、檢查﹔安全疏散設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火災隱患整改﹔用火、用電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專職和義務消防隊的組織管理﹔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燃氣和電氣設備的檢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靜電)﹔消防安全工作考評和獎懲﹔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內容。
莫讓小火
釀成大禍
伴隨著全社會人口老齡化的趨勢,空巢老人逐漸增多,隨之帶來的消防安全隱患也日益凸顯。有些老人行動不便,有的身體患病甚至長期臥床,這樣,面對突發事故特別是火情反應能力差,往往會造成不幸。
從全國范圍看,家庭“小火亡人”事故受害者中,老人佔很大比例。由於家中電器線路老化、電器或灶具使用不當等種種原因,導致居家老人身處火患之中不自知甚至不能自救,最終釀成“小火亡人”的悲劇。
2016年1月5日11時37分,河東區一戶居民發生火災,消防人員到場后發現室內彌漫著大量濃煙,燃燒的只是床鋪、被子,過火面積約10平方米,被困人員救出時已經死亡。據了解,遇難者67歲,常年癱瘓在床,當火災發生時不能及時滅火、自救,導致了悲劇的發生。2016年1月7日18時25分,武清區一住戶家中起火,造成一男子死亡。經調查發現,死者58歲,患有智障且行動不便,雖然起火面積不大,但是由於身體等原因,對火災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小火亡人”不但對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給家庭帶來不幸,還潛藏著火勢蔓延連累四鄰的危險。那麼“小火亡人”的隱患有哪些?我們又應該怎樣預防?消防部門為您答疑解惑、提醒預防。
消防安全意識需加強
據消防部門介紹,2014年,消防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國民消防安全常識知曉率調查”。調查結果發現,56歲及以上老人得分為65.06分,低於全市平均水平。老年人消防安全意識和火災逃生自救能力普遍不強,部分老人竟不懂滅火器為何物,尤其是一些長期獨居生活的老人,由於孤獨、寂寞,習慣靠頻繁吸煙來排解煩悶,從而留下火患。如果物業公司、居民委員會等部門能夠積極配合消防部門,多舉行一些消防安全常識交流、火場逃生技能演練等培訓活動,就能讓老年人對消防安全多一些認識,讓老年人在危險的條件下合理保護自身,安全逃生。
舊物難舍 舊屋難離
許多老人由於生活習慣、居家條件以及家庭關系等原因,選擇獨自住在自己的老房子裡。這些老房子基本上是磚木結構,耐火等級低。室內的電氣線路老化,老電器多,電線雜亂。一些老人生活節儉,東西即使一時用不上也不願意扔掉,但這恰恰給火災的發生創造了溫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些舊貨把家變成了“倉庫”,埋下了一顆火災的定時炸彈,一旦著火,后果不堪設想。
行動不便難逃生
上了年紀的老人,對問題反應一般比較遲緩,再加上身體條件不好,導致老年人發現火災后處警和自防自救能力差,不能及時報警和得到及時扑救,喪失了火災扑救的最佳時機,釀成悲劇。尤其是一些長期患病、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空巢老人,一旦缺乏監護,更容易成為“小火亡人”受害者,需要重點監護。
給予關愛 收獲平安
冬季寒冷,風干物燥,用火、用電、用氣量大增,火災事故在此時段頻發。作為兒女,首先要拿出多一點兒時間陪伴父母,要為父母尤其是習慣獨居無人看護的老人,在家中安裝獨立式家庭煙感報警器和簡易滅火裝置等。一旦發生火情,可以第一時間提醒住戶居民。其次,進行消防安全檢查,檢查家中電氣線路是否老化,清理家中的多余物品,特別是易燃可燃物,為父母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同時,要做好老人的日常防火教育,告訴老人發生火災時,切忌貪戀財物,不要盲目滅火,應迅速逃生自救,並及時撥打119報警電話等。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