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消防网

芜湖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服务管理新机制

2016年09月06日16:0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消防网
小字号

安徽芜湖历来是一座具有创新精神的城市,拥有著名汽车民族自主品牌奇瑞、安徽旅游第三极的方特欢乐世界及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领军企业,成为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排头兵。

如今,芜湖创新精神在社会服务管理领域再次显现——他们顺应大数据时代,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构建起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现在在芜湖,市民无需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只要到各市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就可以享受一站式的服务;缴纳电费、水费等生活费用时,直接通过芜湖市开发的“易户网”就可解决,同时还会收到“易户网”为每户居民定制的居家、办事、生活、出行等各类公共服务信息;而普通百姓们的社情民意,也会有专职的“网格管理员”及时收集、报告和解决。

芜湖市市长潘朝晖表示,通过这些努力,构建起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并使得社区服务管理逐渐走向网格化、扁平化、精细化模式,着力打造规范、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共享“大数据” 打破信息壁垒

先进的信息化社会管理体制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而政府大数据的建立和应用是核心。但以往政府部门之间、层级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各部门条块分割和“信息孤岛”等问题长期存在。

为此,芜湖市委市政府以“不交换数据就交换干部”的决心,推进政府各部门数据共建共享,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中心,将原本分散存储在不同部门、行业的公共数据陆续汇集到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中心,解决了政府各部门信息化系统的重复建设和基层信息重复采集问题,为政府大数据应用提供支撑。

“这个举措打破的不仅是部门、层级之间的信息壁垒,更是干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陈旧观念。”芜湖一位社区干部这样告诉记者。据统计,芜湖全市已交换共享了公安、市容、人社、教育、卫生、消防、计生、财政、民政、司法、住建等56个大类、8.3亿条的数据,提炼实有人口数据401万条、房屋信息62.9万户。

有了这些数据作为保障,芜湖将政府各职能部门所有与居民相关的审批和待办事项整合到“一站通”平台,实现了“多点受理,受办分离,综合接件,后台审批,一站办结,电子督查,全城通办,全年无休”,使每个居民都能平等便捷享受政务服务。

朱道全是白马街道新山村居民。今年7月6日,他到村服务点办理户籍分户证明。7月8日,村服务点就通知他去拿证明,当天,户籍分户就办妥了。他感言:“以前办一个分户,需要跑村委会、跑街道、跑派出所,前后忙活1个多月才办完。现在,只需要跑一个点,3天时间就办好了,让我们省了不少心。”

便民“零距离” 政府服务至家中

如果说大数据构成了芜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骨骼,那么各种便民信息收集就是末梢神经。在芜湖,“易户网”平台和覆盖城乡的网格员是收集信息的两个重要手段。

“易户网”是芜湖自行开发的便民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芜湖居民通过网页向政府提交办事项申请后,系统会将内容流转到居民所在社区(村)预受理,大大节约居民来回奔波和排队的时间。

除了办事外,居民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向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并收到来自社区发出的办事提醒和通知公告。目前,这个平台对接各个公共服务部门,居民家庭的水、电、气、交通、电视、电话、公积金、社保、车驾管等各类公共服务信息都能推送到居民家庭网页上。同时,“易户网”还通过引导各类社会服务资源参与公共服务,为市民提供衣、食、住、行、娱、购、游、家政等多个领域的个性化服务。

与“易户网”相比,城市网格化管理在芜湖推进的历史更为悠久。芜湖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将城区每300-500 户设置成一个网格,农村地区以自然村为单元设置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信息员。

目前,芜湖市共划分网格2544个,市区范围的四个区和两个开发区已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已有1205名网格信息员上岗履责,农村地区已于7月份启动网格化管理,今年底将实现网格化管理全市全覆盖。

这些网格信息员每天进入网格开展日常巡查不低于2小时,对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信息进行采集上报和核查,及时排查上报网格内的社情民意、事故隐患和突发事件,开展政策法律宣传和便民利民服务。

经过几年的实践,芜湖城市网格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打破了传统的部门和空间界限,实现“缩小管理范围,增加管理内容、提高管理效率、共享信息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做到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进而提升了城市管理层次,提高了城市服务质量,提高了城市居民的满意度。

如今的芜湖通过“网格化”细分管理,分片责任到人,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拉近城市管理工作者与居民的距离,畅通群众及时有效的反映问题通道,实现城市管理无死角、为民服务“零距离”。

(责编:赵恩泽、张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