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五套攻略”提升冬春火災防控能力
“小火亡人”數同比下降60%

![]() |
人民消防網北京12月20日電 自全國部署冬春火災防控工作以來,北京市緊密結合全市火災形勢,堅持以強烈的問題意識為導向,牽動“帶頭人”、敢啃“硬骨頭”、善解“薄弱點”、夯實“基礎賬”、唱響“平安曲”,以“五套攻略”推動冬春火災防控提質增效。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市“小火亡人”等亡人火災起數和亡人指數分別下降60%、40%。
抓住關鍵,牽動“帶頭人”。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堅持把冬春火災防控納入要事日程、作為民生工程,各級黨政領導不僅挂帥、而且出征,真正把消防責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全市21個區(地區)政府與327個街鄉層層簽訂“責任狀”、以“關鍵少數”的帶頭示范作用,奠定全市上下抓冬季火災防控的基石。
合圍攻堅,敢啃“硬骨頭”。面對違法違章建筑建設材料不符合規范要求、防火間距不足、消防設施不健全、消防管理混亂等城市管理中難啃的“硬骨頭”,各區政府緊緊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拆違控違專項行動,本著“消除先天、嚴查新生”的原則,聯合規劃、城管等部門,實行衛星空中航拍、滾動摸排,項目化推動第一時間發現、24小時內制止、三天內確認、一周內啟動拆除程序、一月內拆除完畢。年初至今,全市各區(地區)鼓足干勁,迎難而上,從源頭合圍攻堅拆除衍生違法建設1.5萬處3001萬平方米,為歷年來最高。其中朝陽區採用“一停、二清、三安置、四拆遷”的措施,“連線成片”清退46個批發市場、19個廢品回收場站﹔海澱區拆除違章隱患建筑40余處60000余平方米。
對症下藥,善解“薄弱點”。依托市區火災隱患情報信息平台,從敏感區域、高發類別、易發場所、區域走勢和傷亡情況等五個方面分析研判火災警情,針對群眾最關切、影響最直接、區域最薄弱的消防安全現狀,重點圍繞首都中心區、老舊社區、餐飲場所、城鄉結合部及市屬企業和集體土地上出租大院等10個方面,採取“履行法定職責、拆開防火間距、設置防火分隔、打通消防通道、查封高危場所、禁止違規住人、規范充電行為、改造電氣線路、安裝技防設施、提高耐火等級”等措施,對症下藥,取得積極進展。截至目前,對城鄉結合部涉及的67個街鄉鎮、571個行政村,以及100個市級挂賬重點村、100個區級挂賬重點村以及700余個出租大院逐一摸排,督改隱患2419處﹔95棟大型城市綜合體全面推行消防設施測試和標識化管理。
靈活施策,夯實“基礎賬”。微觀政策要活,關鍵是要鼓勵社會、激發社會活力。在出租屋、老舊居民樓和居家養老、“空巢老人”住宅以及養老院、福利院、殘疾人服務機構等場所推廣安裝獨立式感煙報警裝置,目前全市已安裝35萬余套﹔市防火委聯合首都綜治辦和市社會辦聯合出台《意見》,依托城市管理網、社會服務管理網、社會治安網,構建“統一組織、全面覆蓋、技術支撐、綜合監管、常態運行”的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格局﹔消防部門建立健全《微型消防站標准化建設細則》《消防安全區域聯防聯動工作制度》《小型消防站建設標准》,已建成7000余座微型消防站(3000余座具備24小時調度功能),50%的商業區、旅游區、開發區建立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區域聯動工作格局,全市以西城區為試點全面推開小型消防站建設,目前,東城、西城、朝陽、海澱、豐台、房山等區共建成12座、在建7座小型消防站。
精准宣傳,唱響“平安曲”。冬春火災防控,宣傳是重頭,關鍵在精准。針對不同人群、重點場所和重點時段,市防火委專門研究印發了《防火宣傳發動五要點》,以119消防宣傳月活動為契機,協調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向全市4000余萬手機用戶發送消防短信﹔全市700個重要路段大型LED顯示屏滾動播放消防安全提示﹔二環路全線以及三、四環重點路段鋪設消防宣傳道旗﹔北京電視台、交通廣播及機場航站樓、公交電視、地鐵站台和車廂電視滾動播放消防公益廣告和提示字幕,每天宣傳覆蓋人群近1000萬﹔187個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防災教育館、公共安全館向市民開放,2100個社區、農村微型消防站和警務室廣泛開展消防宣傳﹔發動60余萬網格群防群治力量走街串巷開展消防宣傳入戶宣傳提示,全市上下唱響了消防“平安曲”。(孟憲尉)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