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霍城消防撐起今冬明春農村防火“保護傘”

人民消防網伊犁12月7日電 農村地區消防工作社會基礎薄弱,火災隱患比較突出,火災多發易發,容易給農村群眾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為全力做好今冬明春農村火災防控工作,切實提高農村防控和抵御火災的能力,霍城縣公安消防大隊針對農村普遍存在季節性強、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差等特點,結合本縣實際積極行動,採取走進鄉鎮大巴扎,深入田間地頭,廣泛宣傳火災預防知識等形式,全面構筑冬季農村防火安全堡壘。
走進田間地頭,同享防火“食糧”。惠遠鎮是霍城縣種植葡萄的大鎮,但每年如何科學處理葡萄枯枝爛葉,杜絕火患,是消防大隊的一塊“心病”。大隊宣傳人員走進農牧民的田間地頭,開展消防知識科普活動,向村民們囑咐:煙頭或火柴梗熄滅后不能隨便亂扔、不要把燃著的香煙放在易燃物上、不要在存儲或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吸煙﹔火柴、打火機等物要放在小孩接觸不到的地方,大人外出,不要把小孩單獨留在家裡﹔杜絕亂拉亂接電線的現象、電源插座不超負荷使用、電器使用過久及時更換。在宣傳的同時,宣傳人員積極地向村民宣傳大隊微信公眾號,讓更多的村民能夠體驗“掌上消防”,時刻都能學習消防知識。
消防“趕巴扎”,演繹宣傳“大戲”。 清水河鎮是霍城縣第一大鎮,也歷來是火災多發鎮之一,大隊針對農牧民安全用火用電知識匱乏、焚燒秸稈現象嚴重等情況,積極聯合清水河鎮派出所在農牧民集中的大巴扎,採用消防展板、發放宣傳單、現場解答等方式,開展消防知識普及工作。大隊宣傳人員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村民們講解了用火、用電、用油、用氣以及扑救初期火災、火場逃生等消防安全常識。然后將專門制作的用火、用電基本小常識和野外燒荒須知等宣傳單,翻譯成維、哈等語言文字發放到每個村民手中,盡最大的努力將消防安全知識灌輸到每個人的心中,從而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掌握自救能力。
消防進學校,師生掀起“防火風”。為提高師生消防安全意識和安全抵御災害事故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學校師生的消安全意識,大隊在惠遠鎮中學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消防知識培訓,全校700余名師生接受了培訓,為在校師生“傳經送寶”。大隊宣傳人員除了講解火災的基本知識、遇到緊急情況時應該如何處理、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還採取互動式方法教育同學們如何在公眾聚集場所識別安全出口、辨別安全疏散的方向及滅火器是否正常好用,現場給師生示范了使用滅火器步驟方式。真正達到“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的目的,實現農村防火知識的“無死角”。(諶湛 陳雅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