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個微型消防站,守護社區安全
消防宣傳大使推選正在全面展開,吸引熱心居民加入社區消防安全的隊伍

![]() |
“這下,我們這幫老兄弟們有的忙了!”最近,寧海縣名氣很大的民間義務消防隊“水龍會”負責人王秋杰很開心,他和隊員們獲得了一個“重操舊業”的好機會——寧海縣消防大隊決定以當地原有消防力量為班底,在條件合適的社區成立“微型消防站“。
有著豐富救火經驗、剛剛拿到“全省森林扑火示范隊伍”光榮稱號的水龍會,自然義不容辭。
城市消防
推行“群防群治”
上世紀70年代前,成編制的公安消防大隊尚未成立,寧海城關和前童兩支民間義務消防隊一直承擔全縣防火救火的任務,“那時哪有專業救火車,聽到火警鐘聲,我們都是臨時征用長途客車趕去救火的。“分隊隊長楊日定笑著說。
改革開放后,水龍會這樣的民間團隊的功能逐漸由“救火“變為”防火“。無論數九寒天還是盛夏酷暑,大家總會按時放下活計,走村入戶,巨細靡遺地排查各種消防安全隱患。沒有工資,沒有編制,就憑一腔熱血,隊員們往往一干就是幾十年。
那會兒,楊日定們可能沒意識到,他們日復一日堅持的,正是眼下城市消防部門大力推行的“群防群治“。
“不少社區道路狹窄,交通擁堵,消防設施已相對陳舊落后,有的甚至處於空白或癱瘓狀態(無法正常使用)。 “寧波公安消防支隊一位負責人 告訴記者,為緩解“遠水解不了近火”窘境,社區消防基礎力量建設必須及時跟進,現役消防警力不足的短板也有必要及時補上。
社區消防是系統工程。去年11月以來,寧波積極整合現有社會防控資源,以救早、滅小、滅初和“3分鐘到場”扑救初起火災為目標推進微型消防站建設。與此同時,寧波支隊又積極響應省裡號召,開始在全市各社區征集、評選消防宣傳大使,作為社區消防的實際帶頭人。
500多個微型消防站
擔負社區消防安全重任
水帶、水槍、戰斗服、滅火器、破拆斧……微型消防站雖然不大,但必備消防器材樣樣俱全。日前,江東區首個社區微型消防站在日月星城社區投入使用。
“相比於一般的住宅,高層建筑內空氣流動快,小火勢易引發大火災,讓高層住宅極易成為“拔火罐”。” 江東消防大隊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此,他們對“救早滅小”“3分鐘到場”初期火災險情處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段時間,興寧巷83號一住戶衛生間因浴霸短路起火。樓道小組長得知情況后立即通知了微型消防站並向119報警。3分鐘不到,微型消防站的工作人員趕了過來,組織疏散圍觀群眾、緊急關閉失火住戶的電源,組織滅火。
“除了救火,站裡的一些器材也可以幫助居民排憂解難。” 寧波消防支隊主管微型消防站建設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白鶴街道王隘社區社工吳金蘋年初剛從日月星城調來,這段時間,她常常回原來的社區去走走看看。“那裡的設備比較齊全,也比較先進,學點東西回來,以后不管遇到什麼情況,總能幫得上。”
奉化岳林街道綠都社區社工竺挺已經可以熟練地使用雲梯,“社區工作比較繁雜,某戶人家的貓上樹了,空調壞了,或者出現了高空電線耷拉的情況,以往都需要打電話給消防隊,現在有了微型消防站,這種小問題完全可以自己處理。”
人員、器材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應對初期火災的“戰斗力”。實操學習,一對一、點對點開展防火檢查業務培訓,消防安全互查、消防安全培訓等制度,定期組織開展聯合演練……截至目前為止,全市首批569家社區微型消防站已全部完成建設,投入使用。未來,這些站點就將擔負起守護寧波社區消防安全的重任。
寧波聘請社區消防安全帶頭人
擔任“宣傳大使”
車子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把社區消防工作做好,沒有一兩個既有熱情、耐心,又有一定消防實操能力的帶頭人是比較難的。
這一點,江北甬江街道社工周斌斌深有體會。周斌斌所在的包家社區是拆遷社區。原本以為自己從消防隊轉業,應對社區消防工作應該駕輕就熟,等到真正上崗了才發現活兒沒這麼好干。
“習慣養成了就很難改變,我們社區的住戶過去基本上都是農民,他們老舊物件不舍得扔掉,還喜歡堆放在消防通道。另外,不少居民不知道常閉式防火門是不能長時間處於開啟狀態的,為了裝修方便,他們往往會把各個樓層防火門打開,一旦起火,濃煙就乘勢而上,非常危險。”周斌斌無奈地告訴記者,消防意識的淡薄,使得很多工作在推進中遇到阻力。好在,他有自己的辦法。
“我剛過來的時候就在社區組織了一次實戰演習。先是讓居民演練自救,然后請消防隊員進行必要的逃生技能講解。一對比,大家才會明白自己存在哪些不足。”
竺挺是退伍軍人。參軍的時候,他遇上過一場非常嚴重的火災,大火把部隊的被服倉庫燒了個精光,也促使竺挺把消防安全這根弦牢牢繃緊。“很多事情就在一念之間,當初的部隊火災是這樣,社區消防安全也是這樣。有時,一個你覺得無所謂的疏忽,苦果就種下了。”
社區消防力量有限,為此,竺挺專門把物業、保潔人員的積極性也發動起來,“新社區白天基本沒人。保潔每天都要上樓,我讓他們把火情巡邏的任務也承擔下來,隻要發現異常,就要報告。”
王隘社區是個老社區。在吳金蘋看來,沒有什麼比宣傳更重要。“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發現社區三分之二的居民都不會用滅火器,這個比例讓人非常擔心。”
出租房用火用電、老年人自救、兒童假期消防安全……新官上任三把火,曾經拿過全國消防工作獎勵的吳金蘋利用各種渠道為社區居民補上消防安全這一課。在她的努力下,一些改變正在發生。
“現在打電話讓居民把消防通道讓出來,大家都很配合。我的體會是,隻要有耐心,願意講道理,再固執的居民也會理解你。”
目前,消防宣傳大使推選工作已全面展開,記者了解到,完成既定推薦、評選流程后,寧波就將為他們頒發聘書,“希望可以以此為契機,刺激更多熱心居民加入到保障社區消防安全的隊伍中來。”寧波消防支隊一位負責人表示。(顏杰 翁雲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