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消防網

消防安全管理新課題 如何有效遏制“小火亡人”事故

2016年01月19日11:19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2015年11月以來,我省連續發生“小火亡人”事故。據省公安消防總隊統計,2010年以來全省發生的亡人火災中九成屬於“小火亡人”。

業內人士指出,“小火亡人”事故頻發暴露出我省消防安全的薄弱,為新形勢下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課題。

電器短路、睡前吸煙成“罪魁”,農村土坑煙囪是隱患

蔓延不過10平方米,持續不足半小時,一場小火卻奪去了一個鮮活的生命。前不久,省公安消防總隊工作人員又看到令人痛心的一幕。

時間回到2015年12月5日0時16分,人們睡夢正酣,正定縣城燕趙南大街與常山路交口西南處閃起了火光。

幾分鐘之后,一陣急促的警報聲打破了正定消防中隊大院的寧靜。14名消防隊員快步跑上兩輛消防車后一路急速行駛。

匆匆趕到現場的隊員們看到,這場在一間狹小平房裡引燃的火災已經被群眾扑滅,但一名52歲的男子卻被燒死在平房裡。

經調查,死者在火災發生前曾飲酒、抽煙,初步認定為酗酒吸煙引發火災。

無論火災大小,傷亡是消防官兵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可這樣的悲劇卻在時時上演。

2015年12月31日13時40分,邢台市公安消防支隊指揮中心接到群眾報警稱:邢台縣晏家屯鎮北蓋宗村一民房發生火災。

一個小時后,約30平方米起火平房裡的明火被消防官兵扑滅,但民房裡一名85歲的老人卻沒有逃出來。

消防官兵在清理以上兩起火災現場時發現一個共同特點:除了引發火災的電器和周邊已炭化的可燃物之外,房間絕大部分物品是完整的,看似沒有殺傷力的小火卻凶猛異常。

“這都屬於去年入冬以來高發的‘小火亡人’事故。”省公安消防總隊防火部火調處處長馮書軍解釋,所謂“小火亡人”是指火災中經濟損失小,過火面積小,受災戶數和人數相對少,但又造成人員死亡的火災事故,是火災亡人的一種非正常現象。

馮書軍介紹,2010年以來,我省發生的所有亡人火災中,“小火亡人”佔到了九成。

而這一現象並非河北獨有。“小火亡人”在全國各地屢屢出現,北京曾在十天之內發生六起類似事故。

“小火”為何有如此殺傷力?

“有毒煙氣是‘小火亡人’的罪魁禍首,加之冬季門窗緊閉,火災初期產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無法排出,易造成室內人員一氧化碳中毒,致使其在熟睡中死去。”據一線消防員介紹,與冬季不同,夏季夜晚的火災,人們往往能夠醒來,因為天氣炎熱,家裡一般會開窗形成空氣對流,煙氣會把人嗆醒。

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省農村地區發生亡人火災數量大大高於城鎮發生數量,可見農村比城鎮更容易發生“小火亡人”。

“發生在農村的亡人火災有一些源於土炕或煙囪。”馮書軍解釋,農村習慣燒炕,土炕常年不維修,煙道用久了會出現裂縫,熱量長期聚集,就有可能引燃炕席或炕被。如果農村使用的煙囪挨著木質窗門,或葦席、木質房頂,也存在火災隱患。

歸結城鎮中“小火亡人”的主要原因,業內人士介紹,電器短路、睡前吸煙是“罪魁”。

馮書軍介紹,電線老舊、接觸不良、超負荷等原因都能造成電器短路。

“家用電線的設計年限一般是10年至20年,一般來說,用了十幾年的電線最好更換。”業內人士解釋,一般電線的最長使用年限為20年,如果電線質量差,或經常在高溫、潮濕環境中使用,就會縮減電線使用壽命。

業內人士說:“香煙在燃燒時中心溫度可達到700-800度,一支香煙的燃燒時間長達4-15分鐘,可以說整個吸煙的過程都是火災發生的潛伏期。特別在醉酒后,人們極易在吸煙時入睡,如果此時煙頭和火星掉到可燃物上,后果不堪設想。”

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省由吸煙引發的火災有18起,死亡21人,造成直接財產損失14.5萬元。吸煙是“小火亡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農村遠離城區,火災自救不及時

說起前不久家門口發生的一起火災,衡水市濱湖新區魏屯鎮的村民仍心有余悸。

那是2015年11月14日一早,一處民房由於採暖爐的煙囪長時間加熱,將屋頂麥秸引燃,一時間,火勢洶涌,躥火面積達60余平方米,三間屋子的屋頂坍塌,部分家具、電器被燒毀。

魏屯鎮遠離市區,衡水市公安消防支隊冀州市中隊接到報警之后,不到20分鐘就趕到現場。

“快救人!”當地村民告訴消防官兵,有兩名中年女子還在屋裡。

消防官兵一次又一次拼命沖進火場,抬出的卻是兩具尸體,讓人扼腕嘆息。

“如果當初採取了必要的隔熱防火措施,也許就不會出現這場悲劇了。”當地一名村民說,起火房屋老舊,取暖設備危險,這都是潛在的火災隱患,早該整改。

“群眾報警時,火災已進入猛烈燃燒階段,村子裡沒有滅火自救的人員,也沒有滅火器材,再加上遠離市區,消防車抵達也需要一定時間。”衡水市公安消防支隊冀州市中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因素都導致初起火災不能得到及時扑救。

“就近原則在消防工作中必須重視,很多‘小火亡人’事故都是由於當地監管不到位,初起火災扑救不及時造成的。”業內人士坦言,這暴露出我省基層消防工作的薄弱。

按照已經下發的《衡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街道鄉鎮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對當地消防安全負有直接責任。“雖然有文件明確規定屬地消防責任,但也有落實不到位的。”業內人士坦言,如果隱患早排查,早發現,早整改,有火情及時扑救,小火也會不亡人。

業內人士建議,各地應該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要求,基層責任人要每月開展一次消防安全檢查,加強夜間巡邏,特別是每日凌晨1時至4時的巡查,確保一有火情,及時發現、迅速處置。

“明確責任之后,沒有‘武器’也不行,我們還要下大力建設社區微型消防站,就是要配備自救‘武器’。”馮書軍介紹,配有消防器材的社區微型消防站能夠有效彌補公安現役消防隊因轄區面積大導致的到場時間長等不足。

按照前不久我省出台的《預防和遏制小火亡人事故工作指導意見》,在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方面,我省在2016年2月底前要完成80%的建設任務,冬春火災防控工作結束前要全部完成並投入運行。

據介紹,按照計劃,到2016年1月底,邢台將建設社區微型消防站400余個,目前,這項工作正在奮力推進中。

其實,無論是嚴格落實屬地責任,還是建設社區微型消防站,都是為建立完善“區域聯防、多戶聯防”的消防工作機制,與此相關的諸多探索已經在全國各地展開。

據了解,北京正在嘗試建立鄰裡幫扶機制,劃分若干片區,成立互助組織,確保第一時間消除隱患,第一時間疏散扑救。

家庭未安裝感煙報警器,不易察覺夜間火災

2015年11月以來我省發生的“小火亡人”事故大部分發生在夜裡,很多人都是在睡夢中被吞噬了生命。

“人在睡眠狀態下,嗅覺和味覺是關閉的,感知不到煙氣流動,隻有聽覺比較靈敏。”探討利用技術手段防范“小火亡人”,馮書軍認為,應在居民住宅、養老福利機構部署推廣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報警器探測到煙霧,就會發出警報,提醒人們迅速警覺、逃生。

這在國內外已有先例。

2013年,北京市門頭溝區公安消防支隊在轄區內試點為空巢老人配備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這種裝置探測到煙霧后,不但可以發出警報,還能立即向社區、消防部門發出報警信息。之后,北京消防部門在全市推廣這種裝置。

在美國,超過96%的家庭都至少安裝一個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澳大利亞自2007年起要求強制安裝使用類似的報警器,並採取了政府購買、市民憑身份証免費領取的方式,確保每個家庭都拿到一個。

在我國,推廣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勢在必行。前不久,公安部、民政部等六部委、團體聯合印發《關於積極推動發揮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火災防控作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幼兒園、養老院以及老舊居民住宅,宿舍、出租屋、小旅館等亡人火災多發場所都宜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

業內人士介紹,推廣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是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

結合我省實際,前不久,我省出台《推廣應用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工作方案》,提出2015年至2017年,全省按照2萬、5萬和10萬個報警器的速度推廣安裝。

然而記者近日在省會調查發現,雖然該報警器在市面上也有銷售,但乏人問津,大部分市民並沒有購買意願。

如何讓報警器快速走進尋常百姓家,又不增加群眾經濟負擔?

“爭取將推廣報警器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納入棚戶區改造和養老、助殘等項目,加大財政投入,落實專項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免費安裝、維護。”省公安消防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正在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拓寬資金來源,引導公益組織投入資金,比如引導福利彩票公益金、物業維修基金、老舊小區應急維修基金等採購安裝,引導各類小型生產、經營單位自主安裝等。目前,邢台開始試行超市積分換購商品為報警器的辦法。

(責編:趙海林(實習生)、張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