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消防部門關注老幼群體消防安全

梳理近兩個月以來我省發生的“小火亡人”事故,死亡者多為老幼群體。
2015年12月28日,河北邢台市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86歲老人在自家單元樓發生的火災中喪生﹔今年1月9日,衡水市安平縣一平房失火,一名72歲老人死亡……
省公安消防總隊工作人員還給記者講過這樣的案例:家住某市的王某曾有一個聰明漂亮的3歲女兒,然而幾年前,一場火災奪走了女兒的性命。由於當年正趕上汽油漲價,王某本著能省就省的原則,買了兩大桶汽油存放在家中廚房。一天王某和愛人出去買菜,把隻有3歲的女兒獨自留在了家中。沒想到煤氣罐膠管老化,發生煤氣泄漏,家中突然起火,將煤氣罐、汽油桶全部引燃,一場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據省公安消防總隊公布的一組數據,發生在我省的“小火亡人”事故中,14歲以下、60歲以上和身體殘疾或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幼等群體人員佔火災亡人總數近50%。
“‘小火亡人’事故多發,反映出我省農村區域,特別是‘老、弱、病、殘、幼’等群體的防火意識不強,自救能力差,一旦缺乏監護,容易成為‘小火亡人’的受害者。”省公安消防總隊相關負責人呼吁,消防安全更要關注這些群體。
發生在老人和孩子身上的悲劇最令人心痛。那麼,如何保障獨居或被單獨留家的老幼等群體的消防安全呢?
據介紹,今年我省消防部門將著重針對“老、弱、病、殘、幼”群體開展一系列工作,比如發動鄉鎮街道辦、村(居)委會工作人員進入那些“老、弱、病、殘、幼”群體人員的家裡,進行細致的消防安全排查,消除火災隱患,並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防火逃生自救能力。
也有專家提議通過立法,禁止有贍養義務的子女讓高齡父母獨居,同時也應規定監護人不應將幼童長時間單獨留家。
相比之下,科技手段的預防作用更強。
2011年,北京市豐台區公安消防支隊專門提請政府支持累計撥付1100余萬元經費為鰥寡孤獨群體配備了報警器。
據我省出台的《推廣應用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工作方案》顯示,今后三年,省內養老院、福利院、幼兒園等老年人和兒童集中的場所,居家養老、“空巢老人”等群體住宅將優先安裝報警器。(王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