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都消防部隊實行防消合一體體制以來,防火和滅火工作的有機結合已經初見成效,加強了相互之間的信息溝通,及時解決了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充分發揮了防消合一的優勢,大大提高了中隊滅火救援的實戰能力,最大限度的減少了人民生命財產損失。但是隨著近年來,隨著首都經濟和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消防工作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消防專業力量和人才缺乏,社會專兼職力量專業技能不強,造成一些鄉鎮,特別是城鄉結合部火災隱患突出。所以筆者以為要進一步深化“防消合一”體制,借改革東風,整合部隊內部防滅火資源,創新警務運行機制,發揮基層消防中隊優勢,將基層中隊消防官兵培養成滅火員、火調員、協管員等一專多能的消防專業人才,這樣才能充分整合部隊內部防火、滅火資源,完善和規范消防管理工作,保障各項消防工作的圓滿完成。、
一、當前防滅火工作中幾點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精通防火和滅火業務的人才的高素質人才缺乏。防火工作是一門專業技術,滅火工作更是一門深奧的科學,但由於體制和工作性質的問題,滅火人員只是側重消,防也只是偶而想一想,臨時學一學﹔防火人員只是側重防,消也是工作職責所在,更不會去主動學習, 所以由於職責分工的不同,培養防滅火業務精通的人才,必須從基層抓起。
(二)消防監督警力嚴重缺乏。隨著城市的發展誘發火災的因素日益增多,許多隱患沒有被排查出來,一些隱患久拖難改,更多的隱患又不斷滋生,所以社會面火災防控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困難。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消防監督警力嚴重缺乏。以北京朝陽區為例,總面積為470.8平方公裡,有23個街道、20個鄉,但其防火警力目前才50余人。雖然該區聘請了消防協管員、又整合一次社會力量,賦予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職責,但與專業的消防監督人員的專業水平還較大差距,所以發揮基層中隊消防官兵的優勢,將防火工作納入基層中隊工作職責顯得尤為重要。
(三)信息資源共享的意識缺乏。防火人員對建筑或單位內部的結構、消防設施、人員組織結構以及消防產品的相關信息了解,滅火人員對車輛裝備、周邊道路、水源等情況熟悉,這些對於防滅火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交流信息制度,確保信息暢通,做到互通有無、資源共享。
一、在火災事故處理中,發揮中隊的“小火查員”作用。原始火災現場能比較真實、客觀、全面地反映房屋倒塌、火災發展、蔓延的本來面目。基層中隊到場后做好火災現場的保護工作,並開展先期調查,對快速、科學查明火災調查尤為重要。
一是要做好火災現場保護。在滅火戰斗中,消防指戰員在進行火情偵察時,應注意發現和保護起火部位和起火點,在起火部位和滅火行動,特別是在掃殘火時,盡量不實施消防破拆或變動物品的位置,以保持燃燒后的自然狀態。火災調查人員也要及時趕赴火場,協助中隊首車指揮員指揮滅火戰斗,並在火場上主要負責與起火單位和有關部門的聯系,負責組織火災現場的保護和火災原因的調查。
二是對火災原因初步調查。中隊到場后,除了進行滅火戰斗外,后方指揮員還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布置警戒,封鎖現場,前方指揮員要對救出或疏散出的人員當場進行簡單的詢問。對起火點、起火源和起火物要達到“心中有數”。對於現場情況簡單、火場過火面積不大、無人員傷亡的火災原因進行初步認定,並及時將情況報告給火災原因調查人員。對於火災原因不清的火災現場,中隊前方指揮員和火災原因調查人員要嚴格履行移交制度。
三是規范“火場文書”職責。火災現場的照片和錄像是火災現場的客觀反映,具有雙重的証據作用。火災現場的特殊性,不僅要求拍攝人員具有相當的攝影技能,還需要熟悉消防業務,既能滿足火災原因認定的需要,也能為日后的火災警示教育提供第一手影像資料。因此,火場文書應能一專多能、一崗多責,廣泛收取火災現場的有關圖片、影像資料。火災參戰單位都應按照總隊《消防監督執法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的要求,及時歸檔,支隊檔案室每半年對所有完成將案卷移交。
二、實施防滅雙重監督,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發揮“小建審員”作用。建筑工程的第一手消防資料也大多產生於建審階段,所以建筑工程消防設計的審核是防火工作的源頭。建筑物的使用性質、防火間距、消防車道等一系列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基層中隊對於火災的成功扑救。
一是抓源頭。於一定規模的建筑工程,防火處進行建筑工程消防設計審核同意后,應在內部網站公布,符合消防安全重點的,轄區中隊應及時列入視線,派消防戰勤人員進行道路、水源的熟悉,制定施工現場滅火作戰預案,並由轄區中隊負責建立《建筑工程消防檔案》。
二是抓關鍵。轄區中隊要抓住建筑工程驗收這個關鍵環節,同時參加滅火調研。作為主管滅火執勤戰備的中隊要與防火驗收人員,按照分工負責的原則,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水源、道路、平面圖、使用性質等有關滅火執勤備戰的相關內容進行細致有針對性的調研工作,為滅火戰斗做好充分的准備。通過防火和滅火共同對該單位進行驗收,促進該單位對消防工作的重視。驗收合格后,轄區中隊應完善該《建筑工程消防檔案》,及時更新轄區單位詳圖。防火處應及時將列入重點管理的建筑工程批准文書抄送轄區中隊存檔、備查。
三、實行分角色管理,在重點單位監督中,發揮“協管員”作用。一是統一標准。防火處要及時將新批准的單位在支隊網站通報,提出確認重點單位等級的初步意見。轄區消防中隊要以防火的重點就是滅火的重點為原則,根據公安部《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和《北京市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准》,及時派員調研,通過兩級確認,確定轄區消防重點單位,並在區政府門戶網站實行每季度公布制度。二是同抓共管。確認為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后,轄區中隊應派員熟悉重點單位建筑物使用及重點部位情況,熟悉重點單位內部消防設施情況,熟悉重點單位的消防組織及滅火搶險分工情況。指導單位制定應急滅火疏散預案,並負責審定,保証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自救預案與消防部隊戰訓部門的滅火作戰計劃的銜接,協助轄區消防監督人員,督促單位完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檔案》。
總之,培養基層中隊防消一體化警務工作模式是將消防監督執法警務工作和滅火救援勤務工作的有機結合,目的是實現效率、效益最大化,並沒有超越部隊共同職責范圍。有利於彌補防火監督警力不足,避免失控漏管﹔有利於提高中隊對重點單位熟悉的實際效果,避免火場上的盲目性﹔有利於火場一線指揮力量的增強,提高火災扑救取勝的把握﹔有利於防火、戰訓人員業務素質的全面提高,以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消防工作的需要﹔有利於防火、戰訓干部的交流培養,調動廣大官兵的積極性。因此,在我們日常的滅火救援和防火監督管理中,隻有統籌兼顧、樹立一盤棋的思想,緊緊抓住滅火體現防火水平、防火提升滅火能力這一前提和基礎,自覺並軌,有機融合,實現防火和滅火工作兩不誤、雙豐收的突出成效。(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