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實戰化比武
圖:實戰化比武
圖:實戰化比武
圖:實戰化比武
驕陽下,身穿戰斗服的消防漢子們摸爬滾打在訓練場上,泥一身,汗一身﹔夜色裡,精神抖擻的小伙子們克服疲憊繼續比拼在操場上,你趕一路,我追一截﹔賽場上,消防官兵們的汗水中夾雜著喜悅與斗志,疼痛中伴隨著堅毅與歡笑。在緊張激烈的角逐中,出現了一個個感動人物、一幕幕難忘畫面。就讓時間在這裡停滯,青春在這裡定格,夢想在這裡綻放。
10月15日至17日,臨夏州消防支隊舉辦2015年勤務實戰化練兵比武競賽,75名消防官兵參加比拼競技。他們中有從服務八年消防事業的“老將”,有精於技能勇於創新的訓練尖兵,有負重傷扔堅持完成比賽的鐵漢。他們充分展示了臨夏消防部隊蓬勃進取的青春與活力,詮釋了“忠誠、責任、榮譽”的臨夏消防精神。
楊楊:老兵不老風採依舊,實至名歸的特勤“硬漢”
在眾多優秀官兵中,有一名威猛老兵,全力拼搏,揮汗賽場,一次次贏得全場掌聲,一次次掀起比武高潮。他,就是特勤中隊中隊長助理楊楊。體技能訓練磨礪的是意志,鍛造的是素質。對於一名老兵來講,從年齡、身形、素質等方面,楊楊都不佔優勢,但作為特勤尖刀隊的一員,不服輸的勁頭始終灌注全身,向往榮譽的信念比任何人都要強烈。“訓練要對自己‘狠’一點”,這是楊楊常常告訴自己的話。戰友們都說,“老楊,別這麼拼了,你的成績在同齡人中已經是最好了。”而楊楊往往報以微笑,繼續訓練。
“誰說我不行?”一開始,對於身高175cm、體重80kg的楊楊來說,快速橫渡繩索卻成了一道難題。為增加腰腹力量,強化手臂、腿部力量,他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訓練方案,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暴晒,他都默默堅持。兩個月下來,臉黑了,胳膊粗了,肌肉更緊實了,大家送他“硬漢”的美稱。最終,在他的帶領下,他的小團隊以2分07秒25的優異成績取得了高空山岳救援操的團體第一的好成績。
劉洪浩:退縮不是我的風格,勇斗病痛的消防“鐵漢”
賽場上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的負重爬樓動作雖然不甚迅捷,但每一步卻承受著其他人無法想象的負荷﹔他們三千米的速度雖然不快,但撞破終點線的時候卻得到了最尊敬的掌聲。劉洪浩,在比武集訓訓練中,因訓練強度過大,導致左小腿拉傷。比武就在眼前,一面是身體健康,一面是中隊的集體榮譽。他一直在做著激烈的思想斗爭。最終,在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不服輸的頑強意志催使下,在個人得失與集體利益面前,他忍著疼痛,毅然選擇了集體利益高於一切。和楊楊一樣,這個不退縮的“鐵漢”,為了能在空中橫渡繩索時縮短時間,提高團隊作戰效能,他每天堅持訓練腿部力量,疼的額頭滲出層層汗珠也硬是咬牙堅持。
賽后,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拼?他隻說了一句:“我多得一分,中隊整體總分就能多加一分,我不想拖大家的后腿。”就是這樣一個用信念抗擊傷病的鐵漢,在隊友的協力合作下,在比武中成為團體項目的佼佼者。
李毅:人生難得幾回拼?用實力說話的“尖兵”
9月的臨夏,大地還未褪去那層熱浪,訓練場上早已出現了新兵李毅的身影。入伍剛剛滿一年,從最初的六米拉梯翻不起、兩盤水帶接不牢、操號水帶拉不動,到如今流暢的動作、嫻熟的技能和堅韌的體能,有老兵們的悉心指導,更多的還是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堅持、堅持、再堅持,使他快速地成長為比武隊伍裡的“尖兵”,擔負著個人項目比拼的重要角色。他心中隻有一個信念,“我要奮力一拼,一定要証明自己!”
聽到鳴槍后,隻見這個身形瘦弱的新兵像離線的箭一般沖了出去,身手敏捷的翻越障礙板,依次利用無齒鋸對防盜門進行破拆,利用剪擴鉗將鋼筋架剪斷后,並迅速穿過,然后手法敏捷的用實戰化繩結法完成了對空氣呼吸器氣瓶、連接水帶的水槍、分水器進行固定和吊升動作,最后一鼓作氣以驚人的速度沿垂直繩索爬至訓練塔三層……整套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以2分58秒64的成績取得了百米障礙救助綜合操個人項目的第一名。這就是李毅,小小的身軀裡卻隱藏了驚人的爆發力。
朱方榮:改變的是身份,放不下的是濃濃“消防”情
在威嚴的訓練塔下,身著全套搶險救援服、頭頂紅黃相間的消防頭盔,腰扎消防安全腰帶的“尖刀兵”已整裝待發。一聲令下,政府專職消防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向障礙板翻越,戴好護目鏡到達破拆區后,快速發動無齒鋸對防盜門進行破拆,隻見他對防盜門有計劃的進行切割,干淨利落的三下,就將防盜門順利破拆並穿過……
政府專職消防員是消防隊中的一支特殊的隊伍,但卻和消防部隊一樣承擔著同樣的職責與使命。在這次參加比武的6支政府專職消防隊中,有這樣一個人,雖然這次是以永靖大隊政府專職消防員的身份參賽的,但始終不變的是他濃濃“消防”情懷,他就是曾榮立二等功一次,有著光輝消防歷程的復退老兵朱方榮。朱方榮在入伍時曾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原本以為穿上戰斗服,背上空呼,手握水槍就會變為消防員的樣子,但現在看來,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消防員並不是換一身“行頭”那麼簡單。”時隔一年,以政府專職隊身份重回消防部隊的他,對消防員這個職業有著更深刻的感悟。“不論我現在是什麼身份,但每一次在訓練場上,我都會全力以赴提高自己,在每一個火災救援現場,我都會拼盡全力救助傷者。因為,這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種割舍不掉的消防情懷——時刻准備著!”
賽場背后的堅守者:我們始終在這裡
賽場上的“鐵面判官”——裁判員:比賽場上,不僅是對參賽隊員的檢驗,更是對裁判員們的考驗。他們是賽場上的“鐵面判官”,時刻堅守著“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判原則,化身為賽場上的天平,與隊員們感同身受,記錄著每位參賽隊員分分秒秒的賽績,默默在心裡為參賽隊員鼓勁加油。為了保証比武成績的公開、公平和公正,競賽組多次召開小范圍會議商討競賽規則、細節,糾正容易誤判、錯判的問題。正是有了這一群幕后英雄,此次實戰化比武才能順利進行,圓滿落幕。
賽場上的“炫酷姿勢”——宣傳員:一名消防員雙手托著兩盤水帶,在獨木橋上奮力地奔跑……照片是至下而上的仰拍,全方位地展示了消防官兵颯爽的英姿。賽場上,總是有這樣一群奔波的身影,貫穿著整場競賽,他們就是宣傳員,隻為抓拍下賽場上每一個精彩的鏡頭。呈現在眼前的精彩鏡頭,殊不知這可能是宣傳員躺在地上仰拍的,也許是宣傳員舉著攝像機半個身子懸在空中﹔也許是宣傳員正坐在水槍下抓拍的……宣傳員總是不斷地尋找最好的角度,不管是躺著、窩著、側著、斜著還是趴著,這都是他們最炫酷的姿勢,隻為在鏡頭下定格賽場上每一個精彩的瞬間。